肠轴理论

微生物-肠-脑轴

image.png

肠道:我们的第二个“大脑”?

总是腹痛腹泻,但是各项检查没问题,工作压力大?

长期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怎么人胖了,变“笨”了,情绪也差了?

过去人们认为胃肠道是受控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但随着科学家们的不断深入,后来发现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调节其实是双向的。因此把中枢神经系统与肠神经系统之间形成的双向通路称为“脑肠轴”,胃肠信号经脑肠轴投射到中枢的躯体、情感和认知中枢,对各种胃肠刺激产生反应。相反,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脑肠轴调节了机体的内脏感觉和活动功能。


微生物--肝轴

image.png

肝脏是能够分解代谢体内毒性物质并且阻止细菌的代谢产物(如胆汁酸)进入人体循环。肠道菌群在人体新陈代谢及生理机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肠道菌群也可以产生一些物质影响到肝脏的功能。

目前的研究认为,如果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致使肠道黏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肠道内的细菌及其产物(如内毒素等),通过血液循环(通常是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引起肝脏固有免疫系统如Kupffer细胞(kupffer cell,KC)等被肠道产物激活,释放一系列炎性因子,这些炎性因子可进一步造成肠道黏膜及远隔器官损伤。因此,保护肠黏膜屏障可能是治疗肝脏疾病的开创性治疗方法和辅助治疗方法。


微生物--肺轴

image.png

“肠-肺轴”是双向的。许多胃肠道疾病在呼吸道都有表现,呼吸道感染也伴有肠道症状。比如,高达50%的IBD患者(已知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发生变化)存在肺功能下降的情况;流感病毒感染的患者,也往往存在胃肠道症状。

2016年李兰娟院士团队发现,对H7N9感染的病人辅助实施微生态制剂的治疗,能有效的防止H7N9病毒导致的微生态失衡的继发的细菌感染。

2018年,Science杂志以《肺炎起源于肠道》为标题,刊登了一则Mj sberg等人发表的一项重要的、肠道免疫细胞迁移到肺部、参与肺部免疫反应的研究,首次证实ILC2s会从肠道转移到肺部,参与肺部炎症。

 

微生物---皮轴

image.png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的研究发现,透明质酸可能在皮肤炎症和肠道炎症中起到了连接的作用。皮肤炎症导致细胞外透明质酸(HA)组成的基质的降解,而降解的HA片段可以通过循环系统进入肠道,在肠道诱导脂肪细胞的分化。肠道炎症中爬行脂肪起到了重要的促炎作用,因此皮肤炎症通过HA导致了肠道炎症的加重。这一研究结果找到了皮肤和肠道炎症的联系,为上述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